PRODUCT CATEGORYS
CONTACT US
东莞市仲鼎钢铁线材有限公司
手 机:13412822942
电 话:0769-83521996/7
传 真:0769-83521998
邮编:523407
邮箱:keyimail@aliyun.com
网 站:dgzhongdinggt.com
地 址:东莞市寮步镇广怡科技园
目录:企业新闻发布时间:2019-05-09 16:30:09点击率:
“2016年,全国压减过剩产能的目标是4500万吨,实际完成超过6500万吨。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并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地条钢’的出清工作。”日前,在酒钢举办的第十四届大型钢铁企业战略与管理研究沙龙上,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金属学会企业现代化管理分会会长石洪卫指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分析,钢材市场需求总体平稳,钢铁产业依然是前景看好的产业。在钢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将坚持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不动摇,钢铁企业环保水平普遍提升,钢铁企业效益显著回升。
供给侧改革下的政策趋势
石洪卫分析,从钢价与市场来看,钢铁产业钢产量与消费量趋于稳定或下降、钢铁产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钢铁产品价格自身富有弹性、过剩产能十分庞大且产业较为分散,在此背景下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秩序不完善,具体表现为需求下降、有效政策不足、执法力度不足。内部因素包括:产能过剩、产业分散、自主创新不强。
石洪卫认为,中国政府2015年开始钢铁产业供给侧改革,主要内涵是“化解过剩产能+转型升级”,具体包括: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一是树立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二是运用“互联网+”,变革生产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三是EVI等技术营销模式;四是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五是品牌建设体系;六是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七是树立绿色制造示范企业。
石洪卫表示,我国政府将坚持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不动摇。2017年的目标是去产能、去杠杆;2018年是去杠杆、去产能;2019年是去杠杆、提升产业集中度;2020年是提升产业集中度、去杠杆。2016—2020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2021—2025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从需求侧看钢铁业发展趋势
“受制造业用钢将呈现相对平稳或微增态势、北方冬季建筑业用钢相对减弱、钢铁产品库存水平不高、国际钢材市场需求好转等因素的影响,有利于钢材价格的稳定。”石洪卫认为,从中短期来看,随着基础实施投资同比增长,钢材市场需求总体平稳。从长远期来看,钢铁产业是工业的基础,材料特别是新型材料是制造业的物质基础,而新型钢铁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先进钢铁材料包括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性能海工钢、高强韧汽车钢、高速与重载轨道交通用钢、功能复合建筑用钢、超大输量油气管线用钢、轧制复合板、特种装备用超高强度不锈钢等。
石洪卫指出,“中国制造2025”给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从钢铁材料角度看,这将改变钢铁产品的内在需求结构,带动新型钢铁材料的基础机理研究,进而为钢铁产品的品种研发、质量改善、性能提升等提供新的市场空间。从钢铁智能化制造角度看,利用互联网技术,带动整体仿真建模技术、物质流和能源流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研发,实现钢铁工业的基础流程与互联网的全线连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整个全工序、全流程的智能化。在工业化后期乃至后工业化阶段,我国制造业用钢仍将保持平稳态势,管线钢、电工钢、汽车钢、海工钢、能源用钢等性能提升,实现减量化用钢,进而减少钢铁原燃料消耗。
从供给侧看钢铁业发展趋势
石洪卫分析,国家压减过剩产能和出清“地条钢”产能的成效已经显现,产能利用率上升,其中长材产能利用率已经恢复到合理水平,这有利于钢材价格的维稳。目前,我国化解过剩产能效果明显,产能严重过剩态势得到改观,产能利用率提高,市场无序竞争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长材市场“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另外,冬季北方“2+26”个城市可能拟实行环保限产50%的措施,而这一地区钢铁产量超过了2亿吨。如果限产50%,那么这个地区的钢铁产量将会减少,但是北方的冬季恰恰是施工淡季,这也有利于钢材价格的稳定。
石洪卫表示,钢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通常按粗钢来测算,但企业销售和用户使用的是各类钢材而非粗钢,如果以产品集中度来替代粗钢集中度,则更能深入地反映钢铁行业细分领域的大企业控制程度和市场竞争程度。对于我国大型钢铁企业集群,通过提高产品集中度,即提高某家企业在某个或某几个品种市场的占有率,来争取较理想的经营效益,是应对当前市场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石洪卫指出,总体来讲,“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呈现建筑业用钢与制造业用钢并举的格局,总需求相对平稳。“十四五”期间,将呈现以制造业用钢为主、建筑业用钢为辅的格局,总消费量呈下降态势,但制造业用钢相对平稳,总需求将稳定在5—6亿吨/年左右。“十四五”期间,电炉钢占比将会出现实质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钢铁企业要明确自身定位,改进研发模式,变革商业模式,有效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削弱两个市场的价格波动,强化供应链和产业链金融,打造技术强企、环保强企、经营强企、运营强企、规模强企。